课程定位
《食品营养学》是研究食品营养与人体健康关系的一门科学。它主要包括人体对能量和营养素的需要以及对食物的消化、吸收等,各营养素的作用机制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营养与膳食、与疾病的关系,合理营养以及食品加工对营养素的影响等内容。本课程除了与食品科学、烹饪工艺学关系密切外,还与食品卫生学、营养配餐与设计等有关外,同时也是烹饪工艺与营养、营养配餐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可以为客户创造价值、为企业创造效益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课程设计
通过文献梳理和实证调研,根据食品和餐饮业等行业的发展趋势,依据校企合作实施校企双元育人和学生双重身份为基本特征的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结合《食品营养学》课程特点,进行课程设计。
(1)以就业创业为导向,职业能力创新培养为目标,围绕营养烹饪、配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立双创背景下《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内容,并修订了课程标准。
(2)结合层次教学和创新创业要求,构建形成了“一中心二对象三结合四模块五转变”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3)深化校企合作,最大限度实现共享
依据“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要求,让企业人员参与实践教学,实现了“校企专业共建、校企课程共担、校企基地共享、校企教材共编、校企师资共训”的校企合作模式。
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力课堂,成为“课堂革命”典型案例,不仅传授专业知识、升级双创思维,更重要的是通过大量的课堂微训练和项目实践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可以为客户创造价值、为企业创造效益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学生具备包括营养意识、满足职业需求的操作技能、人文服务意识、战略创新思维等在内的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
表 1 食品营养学学科核心素养及表现
核心素养 | 内涵 | 具体表现 |
营养意识 | 1.理解营养与健康专业知识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与价值; 2.能理解营养与人体需要和健康的关系; 3.熟悉基础营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 4.了解不同人群的营养需求特点与膳食原则; 5.理解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膳食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6.了解社区营养的内容与方法; 7.了解食物的体内过程及其代谢,热能来源和不同劳动强度的热能供给量、膳食參考摄入量(DRIs) 相关指标及其制定依据。 | 1.掌握营养与健康专业知识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与价值;深刻理解膳食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2.掌握基础营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 3.掌握不同人群的营养需求特点与膳食原则; 4.能解读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 5.了解社区营养的内容与方法: 6.了解食物的体内过程及其代谢,热能来源和不同劳动强度的热能供给量、膳食參考摄入量相关指标及其制定依据。 |
满足职业需求的操作技能 | 掌握食品营养评价、人体营养状况测评、膳食指导与评估、膳食调查与评价、营养咨询与教育的方法与技能; 具有从事食品工业生产管理、营养师、营养配餐员等技术能力; 在食品营养与生产及相关工作中,能应用营养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熟练掌握食品营养评价、人体营养状况测评、膳食指导与评估、膳食调查与评价、营养咨询与教育的方法与技能; 具有从事食品工业生产管理、营养师、营养配餐员、健康管理师等技术能力; 在食品营养与生产及相关工作中,能够熟练地应用营养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人文服务意识
| 以人为本,深刻理解《“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的指导思想,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为改善我国居民的营养状况和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而服务;2.了解营养师这个职业,具备与服务对象沟通的技巧和能力; 3.具有谦虚、认真、耐心的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掌握食品营养宣教的相关知识和方法,能积极参加社区活动; 4.尊重生命,爱岗敬业,具有营养工作者所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和关心人民健康的情感。 | 以人为本,响应国家号召,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为人民的健康服务; 了解营养师这个职业,具备与服务对象沟通的技巧和能力; 具有谦虚、认真、耐心的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能积极参加社区活动;3.尊重生命,爱岗敬业,具有营养工作者所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和关心人民健康的情感; 具有实事求是,注重调查研究,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 |
战略创新思维
| 能理解未来食品行业以营养健康为发展方向的新思路,和在此学习环境下的优势和局限; 能从全局战略眼光分析问题的解决路径,并将本课程知识与所学专业相融合,通过创新思维、具体实践使问题得以解决; 能合理运用新资源与新技术,养成新知识学习与实践创新的习惯,开展自主学习、协同工作、 知识分享与创新创业实践,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 | 积极掌握新的营养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营养决策,以维护和促进服务营养与健康的能力; 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运用营养与健康知识,合理选购原料、运用营养配方进行新型健康食品研发,具备从营养或保健角度对食品产品进行新配方设计的能力; 能以多种数字化方式对信 息、知识进行展示交流; 能创造性地运用资源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
课程表现形式
课程标准开发
授课计划
电子讲义
课件/教案
典型产品教学视频
习题库
试题库
评价
教学队伍
教学视频
次观看
次观看
次观看
次观看
次观看
次观看
次观看
成果展示
课程评价
特色与创新
《食品营养学》课程的特色与创新主要体现在全方位课程思政、课程理念创新、教学应用场景创新、建立网络教育平台、课程评价体系创新等5个方面。
①全方位课程思政。在《食品营养学》课程建设中开展全方位的课程思政,首先应对专业设置和专业大纲进行重新架构,从专业课的授课内容、授课方式、考核形式、评价模式等方面开展深度改革,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网络、进课堂,在课程章节中巧妙融入思政营养,实行全程育人对接,完整体现专业课程特色。加强课程思政与专业思政一体化建设,将育人目标落实在课程教学大纲、备课教案、课堂教学和教学大赛等各环节,做好“三融”,即有意、有机、有效地将课程思政融入课程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内容和各项教学活动,切实落实好“三全”育人。其次要将思政课融入实习实训,强化实习实训的育人导向,深化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努力做到实习实训延伸到哪里,思政教育就跟进到哪里。
②课程理念创新。本课程基于服务区域食品产业升级、发展成果转化价值引领的食品技术应用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将“产学研转创”、“价值引领、成果转化”、“岗课赛证”等新理念融入教学课程,在学习中凸显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为加强学生创造思维和工程技术素质的培养,根据学生个性特点与发展的需要,采用讲课、自学、习题课、辅导课、报告会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同时也可以组建课外兴趣小组进行知识拓展学习。
③教学应用场景创新。运用录像幻灯和计算机辅助手段,利用计算机模拟营养配餐设计的全过程其中包括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分析等等。提高学生在实践中认识能力缩短教学与实际工作间的距离。
④建立网络教学平台,通过认真研究高职学生特点,针对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在教学方法上,将项目任务引入课程,将理论讲授包含在项目训练中,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理论、学习知识,将生产中的新工艺、新方法、新技术引入课堂。采用项目式、启发式、互动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电子教学,视频教学、实物教学、现场教学、网络教学等将现代科学技术充分应用于教学改革之中。
⑤课程评价体系创新。建立多元化学习评价体系,采用线上和线下融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评价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课程成绩以形成性和终结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通过权重设置综合评定。
拓展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