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定位
《食品企业管理》是食品贮运与营销专业(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急需紧缺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是为了实现把需要工作和职业发展的学生培养成能够适应食品企业中基层管理岗位工作需要的政治立场坚定、管理素养高、管理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思维的创新型管理职业人”的培养目标。
《食品企业管理》是食品企业通过科学管理,使企业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等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实现成本低、费用省、效率高、效益好的最佳目标。所以,食品企业管理是食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管理之道、效率之道、效益之道。
《食品企业管理》是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管理科学和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应用科学,也是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营养与检测、食品贮运与营销等食品类专业和经济管理类其他专门的一门必修课程,是食品企业管理人员必须掌握的知识,具有极强的职业性、技能性和实践性。
课程设计
本课程坚持立德树人,以学生为中心,利用“产学研转创”融合培养场景,实施“一课三融”(融思政、融双创、融产业),在遵循“把学生培养成能够适应食品企业中基层管理岗位工作需要的政治立场坚定、管理素养高、管理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思维的创新型中基层管理职业人”的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对教学进行设计,包括《食品企业管理》课程标准、课程理论教学设计、课程实践教学设计、课程考核评价方案等,创新教学应用场景,提高教学设计效果。打破传统的学科型模式,建立“以职业化课程质量建设为条件,以模块化培养内容为基础,以立体化实践培养体系为主体,以多样化课堂形式为手段,以学生自我培养为保证”的“工作过程导向”的技能型培养模式,激发学生兴趣和课堂活力。
依据课程立体化培养模式,设计了课前准备事项,包括学习“食品企业管理”课程整体设计,每个模块以××同学为学习的引导者,设计了“学习基础管理情境导入”、“学习专项管理情境导入”和“学习管理创新情境导入”。
教学过程中,为了克服管理课程过分倚重案例分析等“纸上谈兵”,实训不“实”的弊端,设计组建“制订XX食品公司企业管理方案”工学结合团队项目任务化实践团队和食品企业调研,改变了传统的由教师依据每章内容或课后主观设计实训内容和方式的做法,采取课前按照管理岗位工作内容和工作任务整体设计实训内容和方式,与学习内容同步进行;改变传统实训方式“空对空”(虚)缺乏针对性、实践性的做法,学生针对客观存在的、活生生的存在管理问题的食品企业进行诊断、解决,变“虚”为“实”;采用团队化运作、项目管理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设立“企业实践场景课堂、理论学习场景课堂、线上拓展场景课堂和实践成果展示场景课堂4个场景课堂(表2),课堂形式由理论课堂向实训课堂、线上课堂、双创课堂、社会(市场)课堂、企业课堂延伸,形成六形态课堂体系(图3),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突出实战性,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技能性,保证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
课程表现形式
课程标准开发
授课计划
电子讲义
课件/教案
典型产品教学视频
习题库
试题库
评价
教学视频
食品企业人力资源的激励
次观看
食品企业人力资源的绩效考评和薪酬管理
次观看
食品企业人力资源的招聘与培训
次观看
食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次观看
食品企业仓储管理
次观看
食品企业运输管理
次观看
食品企业采购管理
次观看
食品企业物流管理的概念
次观看
课程资源
食品企业管理创新概述
次下载
食品企业财务管理
次下载
食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次下载
食品企业物流管理
次下载
质量管理与卫生管理
次下载
食品企业生产管理
次下载
食品企业营销管理
次下载
食品企业经营管理
次下载
成果展示
课程评价
该课程的教学团队,为了实现本课程的培养目标,真正提高学生的食品企业管理实践技能水平,组织学生分组成立了食品企业模拟公司,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食品企业模拟实训管理,并组织学生到校企合作食品企业参观、学习、轮岗实战实训,学生在参观、学习及轮岗实训过程中,表现出了良好的职业素养、踏实勤干的作风、团结协作和爱岗敬业的精神、虚心...
校外评价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了坚持立德树人,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将“产学研转创”“成果转化引领”“岗课赛证”等新理念融入教学过程,实施“一课三融”(融思政、融双创、融产业),实施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坚持“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教”,“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采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团队项目任务化实践立体化培养模式,组织学生...
校内评价(1)《食品企业管理》课程充分将“立德树人”、“产学研转创”和“课程思政”等新理念融入教学课程,帮我树立了食品企业管理中“安全无小事”和”责任重于山“的信念和态度,有助于今后提升我的企业管理能力。(2021级食品贮运与营销专业,宋向阳)(2)《食品企业管理》课程充分将“产学研转创”、“成果转化引领”和“创新创业教育”等...
学生评价(1)通过《食品企业管理》课程的学习,提高了我集团对食品企业管理的重视程度,尤其是战略管理、生产管理和企业文化管理等,使得相关部门更加重视食品企业的管理,受益匪浅,很实用,是培训员工的好课程。(河南大树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吕瑰玮)(2)《食品企业管理》课程弘扬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结合食品企业管理所形成...
社会评价特色与创新
(1)培养理念的创新
本课程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遵循“把需要工作和职业发展的学生培养成能够适应食品企业中基层管理岗位工作需要的政治立场坚定、管理素养高、管理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思维的创新型管理职业人”的培养目标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规律,把职业岗位需要的知识、技能、素质有机地整合在一起,真正实现由知识体系为主向技能体系为主的跨越,不是把食品企业管理作为一门学科去研究,而是当作一种技能去培养,实现了学科型课程模式向技能型课程模式的转变,以《食品企业管理》培养的中基层管理岗位所需要的综合能力为导向,确立课程培养质量观念,进而确定《食品企业管理》的课程培养质量的内容和形式。从根本上改变重知识、轻能力,重书本、轻技能,重课堂讲授、轻实践训练的弊端,突出职业教育职业性、开放性、实践性的特点,培养出有用之材,为实现学生“零距离上岗”打下良好基础。
(2)培养内容的创新
为了体现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以应用为导向的技能型课程模式,体现时代特色,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一课三融”(融思政、融双创、融产业),同时顺应数字经济潮流,增加了数字经济时代食品企业管理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在培养过程中,注重与行业企业联系,将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紧跟行业发展新动态,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和典型企业管理案例引入课程,使授课内容更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新创业教育和管理者职业素养融入到食品企业管理内容中,体现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时代性。
(3)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创新
本课程经过多年的教学、教研、教改,完善了“调、学、思、践”立体化培养模式,实施了“学生主体线、教师主导线、管理者素养培育线”的“三线融合”教学方法。采取课前按照管理岗位工作内容和工作任务整体设计实训内容和方式,与学习内容同步进行;改变了传统实训方式“空对空”(虚)缺乏针对性、实践性的做法,变“虚”为“实”;采用团队化运作、项目管理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设立“企业实践场景课堂、理论学习场景课堂、线上拓展场景课堂和实践成果展示场景课堂4课堂模式,突出了实战性,体现了职业性、实践性、技能性,使学生在真实的食品企业管理环境中体验实践食品企业管理活动,有利于学生学习力、分析力、解决力、控制力、创新力的培养和管理职业素养的培育。
本课程基于服务区域食品产业升级发展成果转化引领的食品技术应用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将“产学研转创”“成果转化引领”“岗课赛证”等新理念融入教学课程,在学习中凸显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实施“做中学、做中教”,“做、学、教”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采用工学结合团队项目任务化实践教学方式。根据学情,采用情境教学、案例教学,采用“5G+智慧课堂”,进行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借助信息化教学的手段,使课堂内容生动化、丰富化、形象化、简易化。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能够认识问题的实质,又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4)教学应用场景的创新
建立网络教学平台,融入数字经济和食品企业管理真实实践环节,利用学院“产学研转创”育人场景,改革课堂模式,凸显产教融合,通过设立“企业实践场景课堂、理论学习场景课堂、线上拓展场景课堂和实践成果展示场景课堂”4个场景课堂,突出实战性,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技能性,保证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同时,为了使全校的学生随时了解课程内容、课程标准、授课计划、主讲教师的基本情况和食品企业管理的场境,专门在学院网站、智慧职教、微信公众号上,建立了《食品企业管理》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平台,方便学生学习。学生可以使用智能手机,通过点击相关链接,了解整个课程内容,每个项目的重点、难点及解析,课程项目和任务、作业及案例点评,随时随地在线学习。
(5)课程评价体系的创新
积极应用“产学研转创”的资源平台,提升学生食品企业管理的技能水平,实行学生分项目竞赛业绩的考核,学生的实战业绩可以置换《食品企业管理》课程对应的分值(或评价);探索在“产学研转创”育人场景下,将“成果转化引领”的项目考核作为学生的考试和评价的新方式;创新学生通过“岗、课、赛、证”,实行《食品企业管理》课程的置换考核方式。
拓展园地